> 文章列表 > “野径得闲行”的出处是哪里

“野径得闲行”的出处是哪里

“野径得闲行”的出处是哪里

“野径得闲行”出自宋代释绍嵩的《山居即事》。

“野径得闲行”全诗

《山居即事》

宋代 释绍嵩

何处成吾道,深居绝送迎。

竹扉常昼掩,野径得闲行。

万壑树声满,千岩暑气清。

相看两不厌,天际一山横。

《山居即事》释绍嵩 翻译、赏析和诗意

《山居即事》是宋代释宗绍嵩所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以山居为背景,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山中生活的点滴细节,表达了作者对山居生活的热爱和追求。

译文:

何处成吾道,深居绝送迎。

竹扉常昼掩,野径得闲行。

万壑树声满,千岩暑气清。

相看两不厌,天际一山横。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自然山居为主题,表达了作者对山中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诗的开篇,作者在思考何处能实现自己的道路,而深居山中成为了他心中的理想之地。诗中的\"深居绝送迎\"表明作者以远离尘嚣、与世隔绝的方式来追求内心的宁静和自由。

接下来的几句描述了山居中的生活场景。\"竹扉常昼掩\"描绘了竹门经常关闭,象征着作者独处的宁静和自得。\"野径得闲行\"则表达了作者在山野小径上漫步的闲适自在。这些描写传达出作者舒适的生活状态和对自然的亲近。

诗的后半部分描述了山中的自然景色。\"万壑树声满,千岩暑气清\"描绘了山中溪涧的树木声音回荡在山谷间,而岩石间清新的气息使得山中的气温凉爽宜人。通过这些描绘,作者表达了山居中的静谧、清新和宜人。

最后两句\"相看两不厌,天际一山横\"表达了作者与山相互凝视的情景。这里的\"相看\"可以理解为作者与山相互欣赏、互相陪伴的意象。\"天际一山横\"则是山峰高耸于天际的景象,象征着山的壮丽和伟大。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山的深厚情感和与山融为一体的意愿。

总的来说,这首《山居即事》通过细腻描绘山居生活和自然景色,表达了作者对山居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并传递了宁静、清新、自由的诗意。诗中的描写细腻生动,给人以舒适、宜人的感受,也展示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山的敬仰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