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列表 > “伯雪相逢能目击”的出处是哪里

“伯雪相逢能目击”的出处是哪里

“伯雪相逢能目击”的出处是哪里

“伯雪相逢能目击”出自宋代李复的《题大圆庵》。

“伯雪相逢能目击”全诗

《题大圆庵》

宋代 李复

焚香置榻拂氍毹,困倚蒲团坐结趺。

丈室曾瞻一居士,台山岂有两文殊。

信心自得超三界,明眼何尝滞四隅。

伯雪相逢能目击,电机已笑涉泥涂。

《题大圆庵》李复 翻译、赏析和诗意

《题大圆庵》是李复创作于宋代的一首诗词。下面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在大圆庵里,我焚香并将榻上的氍毹整理一番,

我困倚在蒲团上坐,双足交叠地结趺。

这里曾经有一个出类拔萃的居士,

台山上岂会有另外两位文殊菩萨。

我的信心使我自得超越了三界,

我的明眼怎会停滞在四个角落。

伯雪与我相逢,亲眼目睹了这一切,

电机已经笑着涉足于泥泞之中。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写景的手法表达了作者对大圆庵的描写和自身的修行心境。大圆庵是一个寺庙,作者将自己置身其中,通过焚香整理床榻,困倚蒲团,展示了一种宁静虔诚的修行状态。诗中提到了一个居士和两位文殊菩萨,这暗示了庵内曾经有过高尚的人物和圣洁的存在。作者通过表达自己的信心和明眼,表明他自身的修行已经超越了尘世的束缚,触及到了超越三界的境地,他的眼光也超越了四个角落的狭隘,具有广阔的视野和洞悉事物本质的能力。

最后两句提到了伯雪和电机,以一种插花的方式丰富了整首诗的意境。伯雪和电机都是作者的朋友或同伴,他们的相逢见证了作者的境界,电机涉足泥涂也象征了生活中的艰辛和磨难。整首诗词通过表现修行者的心境和境界,以及朋友的见证和陪伴,展现了一种超越尘世、超越境界的精神境界和意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