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列表 > “松杉围静室”的出处是哪里

“松杉围静室”的出处是哪里

“松杉围静室”的出处是哪里

“松杉围静室”出自宋代释智圆的《梵天寺闲居书事》。

“松杉围静室”全诗

《梵天寺闲居书事》

宋代 释智圆

松杉围静室,踪迹远人群。

抱疾添华发,看山羡白云。

苔痕经雨长。

蝉韵带风闻。

独坐无来客,西轩日又曛。

《梵天寺闲居书事》释智圆 翻译、赏析和诗意

《梵天寺闲居书事》是宋代释智圆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松杉围静室,

在这静谧的屋子里,被松树和杉树环绕,

踪迹远人群。

远离尘嚣,追寻了远离人群的足迹。

抱疾添华发,

虽然身患疾病,却更增添了一份华发之美,

看山羡白云。

眺望着群山,羡慕那自由飘逸的白云。

苔痕经雨长,

石板和墙壁上的青苔痕迹经历了长期的雨水洗礼,

蝉韵带风闻。

蝉鸣之声随着风传来,悠然而动听。

独坐无来客,

独自坐着,没有来访的客人,

西轩日又曛。

西轩的太阳渐渐下落,天色渐暗。

《梵天寺闲居书事》通过描绘一位居住在梵天寺中的禅师的生活情景,表达了禅修者远离尘嚣、寻求内心宁静的愿望。通过描述松杉围绕的静室、远离人群的足迹,诗人展示了居住环境的宁静和与世隔绝的状态。诗中提到的抱疾添华发,表达了即使身体有所不适,内心依然充满生机与美丽的意境。诗人眺望群山,羡慕白云的自由飘逸,表达了对自然的向往和对自由的渴望。描绘苔痕经雨长和蝉的韵律带来的宁静氛围,强调了禅宗追求内心平静与静心的主题。最后,诗人坐在西轩,看着太阳逐渐西下的景象,暗示了一天的宁静即将结束。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细腻的描写展示了禅修者的生活状态和内心世界。通过对自然和居住环境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宁静、自由和内心平静的追求。整首诗以静谧、宁静的氛围贯穿始终,给人一种恬静、悠然的感受。读者在品味这首诗词时,可以感受到禅修者对自然与心灵之间的联系的追求,以及远离尘嚣、追求内心宁静的愿望。